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 页 >> 议政献策
关于我市绿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绿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11-07 13:22:37 点击: 次 【字体:][][

责任编辑:

关于我市绿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绿色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为了加快转变四平农业发展方式,倾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四平”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助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市政协充分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组成专题调研组就我市绿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四平市是农业大市、国家粮食主产区、中国唯一的优质玉米之都。近年来,在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高位推动下,全市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农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坚持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优化区域生产格局,农业种养结构更趋合理。一是种植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因地制宜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7.52万亩,超额完成100万亩任务,特种玉米、水稻、花生、高粱、杂粮杂豆、棚室蔬菜等高效作物面积不断扩大。通过调减玉米、种植其他作物,单位面积减肥、减药在20%左右。二是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巩固。大力开展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克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目前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90亿斤阶段性水平,在全省继续保持单产第一的领先位次。三是棚室蔬菜园区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发展棚膜经济热情高涨,上半年新建棚室面积2.14万亩,其中标准化棚室1151亩、简易棚室(含拱棚)20272亩,全市棚室面积达到9.2万亩。棚膜产业呈现常规生产与休闲采摘、定制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三是牧业经济稳步提升。畜禽养殖正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转变,畜禽粪便污染治理逐年加强,2016年全市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1171个,今年将新建扩建100个,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将超过86%。

  (二)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注重规划引领。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四平市“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四平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等,全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强化政策支撑。率先在全省出台《四平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励办法》,对推动发展绿色农业的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扶持。全市新增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7个,总量达到431个,增幅全省最高。创建梨树县玉米、辽河垦区水稻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各10万亩,“三品一标”基地面积发展到100余万亩。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生猪、肉禽、梅花鹿、中草药等10条农产品加工链条,构筑了粮食、畜禽、特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新天龙酒业、天成玉米、佳乐宝、吉春药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梯次跟进的良好局面。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460亿元。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增强。近年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执法监管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扎实开展,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全市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农药、肥料、兽药等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梨树县成为省级农产品准出示范县,伊通县成为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乡(镇)农产品质检机构已初具定量检测能力,“三品一标”企业监测可追溯系统加快建设。采取月度检测和临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全覆盖

(四)绿色生产新模式创新发展。推行保护性耕作模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覆盖、高留茬还田、农机深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强化农艺、生物、工程综合性措施支撑,2016年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0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10万亩、玉米宽窄行100万亩。推行绿色防控模式,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赤眼蜂生物防治玉米螟虫,组装集成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技术,2016年全市生物防螟面积440万亩。推行绿色循环生产模式,伊通县铠绎棚室园区以畜牧标准化生产为纽带,上连棚室蔬菜、青贮玉米产业,利用绿色饲料发展养殖业,下连有机肥生产,实现种植-养殖-加工-还田闭合性链条。铁东区慧丽智慧农场通过农业物联网,初步实现生产全程监控、全程可追溯。推行绿色生态生产模式,“溜达鸡”“林地黑猪”“野蛮猪”“放山梅花鹿”等绿色散养模式在铁东区、伊通县初具规模。双辽市、辽河垦区、伊通县的稻蟹鱼共生种养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农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注重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利用我市农村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田园山水优势,构建形成了以休闲度假、创意农业、观光体验、教育养生、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培育打造了北方巴厘岛、吉福园休闲采摘、蔡家农耕博物馆、双辽卧虎草原游、叶赫满族风情游等绿色休闲观光景点,举办二龙湖渔猎文化游、伊通县大果榛子节、大樱桃节等节会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加快融合发展。冬季玩雪、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采摘等四季休闲旅游正成为推动全市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六)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全市范围内通过整合农发、发改、土地、水利、林业等涉项目开启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黑土层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状得到有效改善。依托中国农大、吉林农大等农业科研院所,围绕创新农业绿色增产技术集成模式,开展科研大协作、大攻关,10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年度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保护性耕作等绿色农业技术1300余万亩,2016年化肥用量442754吨、农药用量4065吨,分别比2015年减少2.3%、3.8%,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改善梨树县“现代农业综合体”“黑土地论坛”“农业科技小院”,开启东北农业技术研发应用新模式,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积极探索玉米秸秆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工业化、基料化、工艺化、食用化等方面的转化利用,促进秸秆资源节约利用和农民增收,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

二、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市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仍存在着农业基础弱、产业结构不优、资源环境约束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农民持续增收难等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足,雨养农业“望天田”面积较大,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在高起点上继续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压力很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问题。粮经饲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融合不足,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然偏低。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绿色发展难度加大。

三是农民增收渠道窄问题。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家庭经营增收空间有限,农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财产性收入偏低。

四是农产品品牌提升问题。农产品普遍存在“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现象,没有真正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生产标准不一,销售随机性、流动性大,加上监管力量有限、监管机制和手段相对滞后,监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黑土地保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成本高、周期长、任务重。

  三、发展绿色农业的措施建议

  当前,四平市作为粮食主产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农业,是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重要保障。要紧密结合四平实际,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突出重点,化掌为拳,定向发力,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由注重数量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式发展转变,推动传统农区向现代农区转变,为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一)建设绿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放大我市农业农村绿色生态底色效应,开展绿色农产品示范市创建,做大绿色基地这个黄金载体。集中连片建设“玉米、水稻、杂粮、食用菌、蔬菜”五大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00万亩,重点围绕梨树县玉米、双辽市杂粮、食用菌、辽河垦区、伊通县大米、梨树县、伊通县、铁西区蔬菜进行创建。率先打造梨树县百万亩玉米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推进粘玉米、糯玉米、甜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齐头并进。围绕辽河垦区、伊通县重点推广万亩稻蟹共生、稻鳅共生、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发展高端水稻种植,推行私人定制、订单农业等营销模式。围绕双辽市、梨树县北部地区发展绿色杂粮生产,充分发挥弱碱、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培育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双辽小米”“双辽杂粮”等公共品牌,做大谷子、绿豆、红小豆绿色原料基地。围绕梨树县、伊通县、铁西区、铁东区发展棚膜经济,推广梨树县王家园子冬季生产模式,发展休闲采摘融合业态,强化病害绿色防治体系建设,建设面向市场高端的绿色“放心菜”生产基地。推进整市农产品生产环境评价基础工作,加强农业生产环境利用与保护。

(二)建设绿色循环经济发展基地。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加结合推行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做强循环经济这个产业链。打造种养循环利用产业链,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小区),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溜达鸡”“林地黑猪”“野蛮猪”“放山梅花鹿”等绿色散养模式依托标准化牧业小区,整合棚室蔬菜、青贮玉米、有机肥生产等上下游资源,打造种植-养殖-加工-还田闭合性链条;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模式,培育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肥还田、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畜(禽)、鱼、粮、菜、果协同发展。打造秸秆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实现秸秆收储运用体系乡镇全覆盖,促进秸杆资源转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打造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效物流冷链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上连农产品市场高端需求,下连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搭建起玉米、水稻、大豆、杂粮、花生、生猪、肉禽等十大产业链条,推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旅游等循环链接,形成跨企业、跨农户的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联合体。

(三)建设绿色农业品牌培育基地。加大绿色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强化品牌支撑作用,做大绿色发展这个火车头。要汇聚扶持资金,形成发展合力,鼓励企业创品牌、政府推品牌、合力建品牌,巩固发展好“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快速提升的好势头,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实现集群化发展。要打好战略攻坚,打造区域品牌,借助国内知名的品牌公司,深挖地域特色优势,赋予历史人文内涵,围绕梨树蔬菜、梨树玉米、双辽杂粮等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建立起区域品牌长效运营机制。要坚持名牌先行,示范引领发展,鼓励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荣誉商标和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力、市场美誉度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大品牌顶天立地、小品牌特色多元。要政府搭建平台,助推品牌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减免各种费用,让企业轻装上阵,借助长春农博会、中国绿博会等知名展会共兴发展,让绿色农产品成为我市靓丽名片。

  (四)建设绿色质量安全监管基地。加快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做活绿色发展这个关键平台。建设农产品追溯体系,重点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自行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把我市“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纳入到追溯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市县全覆盖;督促生产者经营者依法落实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规定,健全进销台账、追溯标识、召回和处置等制度,支持利用条形码、二维码、射频卡等溯源标识,逐步实现商品农产品流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以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为主要对象,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科学评价体系,依据信用评价状况实施分类监管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促进行业自律自为。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定期开展农产品抽检,建立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生产基地的速检体系,倒逼绿色农业发展,严厉打击滥用农药行为,还消费品信心,赋农产品美誉。

  (五)建设绿色休闲农业示范发展基地。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开发形成具有四平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做富绿色发展这个增长极。推动农业与采摘相融合,拓宽棚膜经济休闲业态,在东部半山区、沿城沿线建设一批草莓采摘、樱桃采摘园区,实现棚膜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新农村精品线路,依托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乡土风情,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带,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推动农业与康养产业相融合,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较好的山林、湿地、草原、温泉、苗木基地等自然资源,发展健康养生游,建设老年公寓,打响清凉小镇、温泉度假、渔猎休闲等品牌。推动休闲农业与地域资源相融合,以东部半山区为主体,沿二龙湖、转山湖、山门水库建设集民俗度假、休闲养生、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百里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快建设环长春的伊通休闲养生精品带,环四平休闲采摘精品带,环双辽草原旅游精品带,环二龙湖创意农业精品带,推动全域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乡村旅游,打造“四季农业嘉年华”系列农业节庆活动。

(六)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完善农业生态修复系统,严格守住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做好绿色发展这个聚宝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农田防护林设施等高标准农田体系建设。深化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大力推广节肥、节水、节药和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测土施肥、生物防螟、航化作业、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玉米控肥、水稻控药控水和可降解地膜等绿色节本增效集成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以较少的化肥、农药投入实现高产出,减少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模式。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生产,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和总量,强化污染源头管控。

(七)建设绿色发展措施集成基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要素向绿色发展优先配置,做好绿色发展的这个孵化器。破解“谁来发展”的问题,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策支持、项目扶持、资金补贴上给予倾斜,优先扶持绿色生产模式,创建绿色生产基地,创新产品营销模式。破解土地“细碎化”问题。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模式,推动农村耕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向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破解资金“短缺”问题。加大绿色农业的经营主体扶持力度,金融部门优先开展“农地贷”和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财政部门优先给予农业保险补贴、优先在项目建设、以奖代补上给予倾斜,将财政投入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优先交其管护。允许农村集体以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农民以承包地、林地、住宅,入股前景看好的绿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合作股份制经济,实现发展成果共享。